DroneID无人机运行识别标签标准兼容性详解
近年来,我国民用无人机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航空安全和公共安全也面临挑战。为保障航空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对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管理。实现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运行识别和可靠监视是安全监管的关键,也是提供空中交通服务的前提。
安擎科技设计研发的“运行识别标签DroneID产品系列”是面向民用微轻小型无人机运行场景、基于运行风险的智能硬件,以可靠识别飞行阶段无人机、降低航空活动的碰撞风险为目的,适用于所有民用微型、轻型和小型无人机。通过运行识别标签能够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实施监视,为空管运行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监视目标的实时动态信息。利用监视信息判断、跟踪空中航空器位置,获取监视目标识别信息,掌握航空器运行轨迹和意图、航空器间隔等运行态势,支持安全预警、运行高度监视等相关应用,提高安全监管和空管保障能力,提升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

DronelD产品系列如下:

DroneID |
· 无线广播+联网上报功能 · 独立采集位置、高度、速度等运行识别数据并实时发送给SafeSky®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 · 支持远程更新固件 · 支持插线供电实现免充电 |
DroneID Mini |
· 无线广播功能 · 独立采集位置、高度、速度等运行识别数据并无线广播,通过手机、平板中转接入SafeSky®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 · 支持远程更新固件 · 支持插线供电实现免充电 |
DroneID Nano |
· 无线广播功能 · 通过飞控采集位置、高度、速度等运行识别数据并无线广播支持通过手机、平板中转接入SafeSky®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 · 支持远程更新固件 |
运行识别标签的设计研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民用微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运行识别概念(暂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执行,确保不额外增加相关有人及无人机系统的运行安全风险,确保无人机系统运行识别相关要求高效执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对运行识别数据的共享,并充分考虑与相关国际技术及标准的兼容性。

《ASTM F3411-22a》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航空运输类别中的重要标准,它对于无人机系统的远程识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范,涵盖了坐标系统、广播远程ID、网络互操作和性能要求等多个方面。
在国内,安擎运行识别标签作为行业内的先行者,积极对照《ASTM F3411-22a》的技术及标准,逐项核对各项功能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安擎成功地实现了对运行识别数据的共享,并且充分考虑了数据生成、传输和接收管理的逻辑模块,满足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实现兼容性的过程中,安擎不仅对识别码数据、飞行动态数据、运行相关方、结果通知、无线广播等功能进行了核对,还特别关注数据源的延时和上报间隔等细节问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此外,安擎还对网络安全进行了充分的考虑,确保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与《ASTM F3411-22a》的兼容性目标的实现,安擎运行识别标签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也为整个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安擎将继续关注国际标准的发展动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系统的应用场景将越来越广泛,对航空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对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安擎科技将继续致力于运行识别标签的研发和应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未来,安擎科技将进一步深化与国际技术及标准的兼容性,积极跟进《ASTM F3411-22a》等国际标准的更新和改进,以确保公司的产品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安擎科技还将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无人机行业的健康发展。